你聽過CSV嗎?和CSR有什麼差異?
CSV 是什麼,他跟CSR又有什麼關聯?如何區分CSR和CSV? 就讓我們一探究竟吧!
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 (CSV)概念來自管理界學術權威Michael Porter 在2011年在哈佛商業評論出版的文章。
CSV想法背景,來自於以資本主義為主的經濟市場中,企業面臨慈善及營利本質上的衝突。
換句話說,Michael Porter認為CSV是透過資本主義的市場機制解決社會需求,並創造更大效益。
CSV旨於創造社會與商業價值的連結,相較於CSR更注重於回歸企業的營利本質,也就是將社會議題和環境議題連結到公司的業務本身,透過企業本身具有的資本和技術,帶動社區共同發展或解決社會議題,進而達成創造社會及商業價值。
這概念看起很熟悉吧!是不是跟我們常聽到的社會企業相當類似?
從營利和慈善的兩端光譜來看,常見幾個欲解決社會問題的組織可大致分類如下:
由此可知,CSV企業與其他組織類型的不同處。Michael Porter在提出此概念時,特別強調「創造價值」對於企業執行與社會議題關聯的專案時來得更有影響力,也就是
當個「解決社會問題的商人」
企業如何執行CSV?
(1) 重新構想產品與市場:了解社會所需,包括健康、更好的生活品質、環境保護等,結合企業資源開發符合需求的商品。ex. 雀巢公司因應巴西兒童健康需求,開發蔬果能量飲。
(2) 重新定義價值鏈(Value Chain)中的生產力:價值鏈中包含了廠商的生產要素以及主要活動,因此價值鏈中的要素很可能產生外部成本,企業的價值鏈也可能因外部成本而受到影響。因此透過結合社會進步的要件,並調整價值鏈,可達到共創價值。例如,物流公司重新調整、縮短運送路線等。ex. 可口可樂減少水資源使用。
(3) 建立當地產業支持系統:企業透過和當地其他廠商透過比較優勢後串連成為產業鏈,可降低成本、與社區建立合作關係,並得到支持。ex. 肥料品牌 Yara與坦尚尼亞政府合作改善當地港口建設,以利於進口農業物資。
CSV P.K. CSR
CSR與CSV之間的差異為何?為何Michael Porter認為CSR無法解決現有的環境與社會問題?
讓我們用下表來比較:
CSV企業
目前許多企業開始採用CSV思維,包括Intel、IBM、雀巢、日本Kirin等。台灣本土企業於永續思維及執行方案大部分仍使用CSR的概念,日本和香港則有部分企業開始使用CSV的概念。
ex. Kirin啤酒農林中央銀行於岩手縣合作成立Beer experience,為了解決日本啤酒花農民老化並喚起社會對此議題的重視。或IBM 使用區塊鏈技術結合食安議題,開發Food Trust讓消費端民眾可直接了解產地其運送情形。
CSV 看似美好,卻也有盲點。
💡首先,CSV忽略了商業利益與社會議題的潛在衝突。
我們可以先嘗試思考社會議題的來源,其成因相當多元,其中不外乎現有的市場機制不利於企業發展解決方案,包括,或欲解決之成本過高、該議題涵蓋的範圍屬小眾、實行的Time-scale較長等,也導致企業在創造商業與社會利益時遇到結構性的瓶頸。
因此,企業要實踐CSV的精神,除了調整商業模式,也須和股東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溝通,嘗試找到自己的共創價值模式。
🤔如何定義社會所需?
在原文裡,Michael Porter將社會需求分為:提升健康狀況、增加居住品質、增強營養吸收、協助年長者、增加財務安全以及減少環境破壞,並由政府訂定更細項的施行方針,或依據地域進行調整,由此可知每個國家會因自文化背景、經濟發展、基礎設施完善度、社會環境等差異而有不同的需求。
然社會需求中,環境及社會面向該如何達到平衡,以邁向提升人類生活福祉的目標,也需要更多元、全面的討論。